当前时间为:

组织机构

魅力一中 辉煌卓著

当前位置:首页 / 组织机构 / 教研室/化学学习方法
教研室

化学学习方法

发布时间:2014-09-29 10:13:26浏览次数:1913

化学学习方法

(一)“观、动、记、思、练”五字学习法

湖南醴陵市孙家湾中学黄有幸老师根据化学学科的特点,总结出的学习化学的“观、动、记、思、练”五字学习方法:

1.观。

“观”即观察。前苏联著名生理学家巴浦洛夫在他的实验室的墙壁上写着六个发人深思的大字:观察、观察、观察!瓦特由于敏锐的观察看到“水蒸气冲动壶盖”而受到有益的启发后,发明了蒸汽机,这些都说明了观察的重要性。我们在化学实验中,培养自己良好的观察习惯和科学的观察方法是学好化学的重要条件之一。那么怎样去观察实验呢?首先应注意克服把观察停留在好奇好玩的兴趣中,要明确“观察什么”、“为什么观察”,在老师指导下有计划、有目的地去观察实验现象。观察一般应遵循“反应前──反应中——反应后”的顺序进行,具体步骤是:(1)反应物的颜色、状态、气味;(2)反应条件;(3)反应过程中的各种现象;(4)反应生成物的颜色、状态、气味。最后对观察到的各种现象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分析、判断、综合、概括,得出科学结论,形成准确的概念,达到理解、掌握知识的目的。例如绪言部分的第四个实验,在试管中加热碱式碳酸铜,观察目的是碱式碳酸铜受热变化后是否生成了新物质;观察内容和方法是(1)反应前:碱式碳酸铜是绿色粉末状固体;(2)反应中:条件是加热,变化过程中的现象是绿色粉末逐渐变黑,试管壁逐渐有水雾形成,澄清石灰水逐渐变浑浊;(3)反应后:试管里的绿色粉末全部变黑,试管壁有水滴生成,澄清石灰水全部浑浊。经分析得知碱式碳酸铜受热后生成了新物质黑色氧化铜、水和二氧化碳。最后与前面三个实验现象比较、概括出“变化时生成了其他物质,这种变化叫化学变化”的概念。                     

 2.动。

“动”即积极动手实验。这也是教学大纲明确规定的、同学们必须形成的一种能力。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百看不如一验”,亲自动手实验不仅能培养自己的动手能力,而且能加深我们对知识的认识、理解和巩固,成倍提高学习效率。例如,实验室制氧气的原理和操作步骤,动手实验比只凭看老师做和自己硬记要掌握得快且牢得多。因此,我们要在老师的安排下积极动手实验,努力达到各次实验的目的。

3.记。

“记’即记忆。与数学、物理相比较,“记忆”对化学显得尤为重要,它是学化学的最基本方法,离开了“记忆”谈其他就成为一句空话。这是由于:(l)化学本身有着独特“语言系统”──化学用语。如: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等,对这些化学用语的熟练掌握是化学入门的首要任务,而其中大多数必须记忆;(2)一些物质的性质、制取、用途等也必须记忆才能掌握它们的规律。怎样去记呢?本人认为:(1)要“因材施记”,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找出不同的记忆方法。概念、定律、性质等要认真听老师讲,仔细观察老师演示实验,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元素符号、化合价和一些物质俗名及某些特性则要进行机械记忆(死记硬背);(2)不断寻找适合自己特点的记忆方式,这样才能花时少,效果好。

4.思。

“思”指勤于动脑,即多分析、思考。要善于从个别想到一般,从现象想到本质、从特殊想到规律,上课要动口、动手,主要是动脑,想“为什么”想“怎么办”?碰到疑难,不可知难而退,要深钻细研,直到豁然开朗;对似是而非的问题,不可朦胧而过,应深入思考,弄个水落石出。多想、深想、独立想,就是会想。只有会想,才能想会了。

5.练。

“练”即保证做一定的课内练习和课外练习题,它是应用所学知识的一种书面形式,只有通过应用才能更好地巩固知识、掌握知识,并能检验出自己学习中的某些不足,使自己取得更好成绩。

(二)化学课程自学七法

1.纲要式自学。

它适合于对一个单元教材或参考资料的自学,用以统观全貌。自学以粗读为主,再精读其中的重点与难点。在每一单元或章节之前,按目的要求列出几个题目,如电解质溶液一章,要求学生看出全章分四大部分:第一到第三节讲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其中典型物质为水及醋酸;第四节专讲由于有弱电解质生成而引起中和反应的逆过程——盐类的水解;第三部分讲中和滴定引入当量浓度;第四部分为电化学内容,讨论化学能与电能的互换。

经常采用这种方法,可使学生熟悉单元教材的内容,掌握其知识结构,在学习中做到心中有数。

2.笔记式自学。

自学不做记录将收效甚微,要注意培养学生学习时作摘录的习惯。这种自学方法适用于阅读教材的部分章节和参考书,需要去粗取精。适合高年级采用。特别在阅读参考书时,读书笔记将成为自学的一个得力助手。教材中有的内容比较琐碎,如高中有机部分关于石油及石油产品概述,煤和煤的综合利用,硅酸盐工业,炼铁和炼钢等,都适合采用这种自学方法。

3.问题式自学。

现行教材不大适合学生自学,这就适合于采用问题式自学。例如:盐类的水解,它破除了过去盐的分类,为什么?为何NaACNH4ClNH4ACNaCl的溶液性质有差异?NH4ACNaCl性质无差异而本质又有差异等等。

4.总结式自学。

又称收获式自学。化学知识多而杂,系统不甚明显,学生容易一学就会,一多就乱,时间一长就忘。为此就应注意训练他们总结归纳的能力,以达知识系统化。如讲完金属键,中学阶段化学键类型便告一段落,这时应指导学生在阅读复习的基础上总结几种键型的本质,四种晶体的异同,并列表归纳。

5.对比式自学。

化学概念有很多容易混淆,教师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对此进行对比,通过自学找出其相同点、不同点和相似点。如同系物、同分异构体;同位素、同素异形体、同种物质;再加裂化与裂解;结晶、结晶水合物、结晶水、湿存水等,它们之间有相同之处,不反复对比,便易混易错,以至张冠李戴。再者,有些概念还必须通过咬文嚼字才能彻底搞清,凡此种种,只有通过对比式自学才能真正掌握概念。

6.讨论式自学。

由教师或学生提出问题,然后教师编拟讨论题目,由学生精读后进行讨论,形成三角往返式的信息交流(即老师为一方,同学之间互为双方),如在讨论溶解度概念时,经充分讨论,总结归纳出四点:(1)要在一定温度下;(2)在100克溶剂里(水或非水溶剂);(3)达饱和状态;(4)溶解度单位是克。同样,关于电解质的定义,也先阅读后讨论,结论出三点:(1)在溶解于水或熔化状态下;(2)能导电;(3)必须是化合物。对醇、酚之别,硝基化合物与硝酸酯之别等均采用此种自学方法。

7.探索式自学。

这是发展学生高水平自学能力的一种方式。尤其适用于课外学习,其程序是:提出问题阅读资料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进行实验讨论交流总结归纳再提出问题……周而复始螺旋式上升。课内探索主要适用于简单问题,如较复杂问题可将其分解为几个小问题,逐一解决。如络合物一节,可分为(1)无水硫酸铜为何遇水变兰?(2CuSO4溶液遇NaOH溶液为何出现兰色沉淀?(3)加入氨水后为什么沉淀溶解?(4)再滴入NaOH为什么不出Cu(OH)2兰色沉淀?看来似乎问题很多,但都围绕着一个Cu2+的去向这个中心问题,并以此为探求知识的途径。继而以Ag+?AgCl?Ag(NH3)2-为线索设计另一条途径,使知识步步深化,随后再深入讨论络离子的破环,内界与外界的互相转化,这样,便形成一条清晰的知识脉络。

宝威体育-首页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豫ICP备06007185号-1 网站首页站内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