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是否一定要形式热闹,气氛热烈?
发布时间:2018-05-24 04:18:17浏览次数:2478
课堂是什么?课堂是学生学习之所,是学生锻练之机,更是学生接受知识、探求真理、增长才干、陶冶情操的主要集中点。课堂是开放的,是多向的,因此充满着交流、对话,充满着争辩、讨论,充满着反馈、答问。课堂又是封闭的,是自主的,所以课堂又不乏沉静的思考,孤独的探究。
到底,何种形式占优?
其实两种形式无所谓孰优孰劣。不同的课型,需要不同的形式;不同的活动目的,也需要不同的形式;甚至面对不同的学生,更需要不同的形式。
活跃、激昂的课像欢畅奔腾的河流,不时激荡出雪白的浪花;沉寂、平静的课如安详舒缓的溪流,其表面之下依然有着洄旋、冲刷、积淀,有着潜在的力量。但二者的目的一致:最终投身于大海,找到属于自我的广阔天地。
时下,大家普遍追求热闹课堂,而对沉静课堂睥睨摇头。在人们的意识中,热闹课堂尽显教师本领,会激发,会调动。争争吵吵,学生大胆踊跃;问问答答,师生配合默契。常态课如此,这叫功力;公开课如此,这叫精彩。而获奖的公开课往往也是如此。其实,平静的课堂也不是轻易就能上成的。它同样需要教师深厚的功底,巧妙的艺术,否则不会营造出涌动着深刻的思维活动的环境氛围。站在这个角度看,后者才具有“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才华,才具有使学生“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的能力。
当然,热闹的课堂很容易陷于浮华、肤浅。现实中,就有不少这样的课堂。学生纷纷登台亮相,仿佛赶集一样走遍过场。像这样不扎实、无深度的课堂,仅仅是披了一层“热闹”的外衣,学生们对于学习内容只能是水过地皮湿,至于能力锻练最多也就是蜻蜓点水。而平静的课堂,如果缺少了意蕴、内涵,缺少了思想,就只能是沉闷、死寂了。处于其中的学生也只有枯燥无味、恹恹欲睡的份了。真正热闹的课堂,是激情四溢、思维碰撞、灵感不断闪现、创造性达到高潮的课堂。 真正平静的课堂,是内容丰富、意味深广,学生表面平静,而内心律动波澜起伏的课堂。一节课如果二者兼融,行当于当行,止当于不可不止,热闹时沸水蒸腾,澎湃激昂;平静时,水面如镜,凝神屏息。如此起伏波动,也就有了节奏,有了旋律,也就成就了美妙。可见,两种课堂同等重要。教师应根据教学目的、学生实际,去营造,去创设。不能褒此贬彼,更不能取彼舍此。至于创设的前提、标准主要在于激发学生思维,开启学生心智,让学生独立思考、创造。
苏霍姆林斯基说得好:“如果在儿童的精神发展过程中缺少奔放的思维活动,是完全不可思议的。”
这就是评价的标准!